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2:48 点击次数:196
温州网讯又到一年毕业季,应届生和长辈们都对未来既期待又焦虑。当“花钱就能进银行”的“捷径”摆在面前,你会心动吗?
“哎,我家闺女快毕业了,最近天天盯着招聘APP投简历,可银行这种‘铁饭碗’岗位竞争太激烈……”某次聚餐中,陈某对着王某倒起了苦水。
“巧了!我跟工商银行行长是老交情,上个月还一起喝茶来着。”王某说,“你闺女不是金融专业吗?我让行长给安排个正式编制岗,应该能成。”
“这可行吗?”陈某半信半疑。
“都是朋友,我还能骗你?就是得先给行长备点‘辛苦费’,打通下关系。”王某看对方动了心,又补了句,“你要不放心,先把闺女简历发我,我让行长先看看资质。”
“真的吗?太好了!”陈某眼睛顿时亮了,却不知这看似“靠谱”的承诺,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。
恰逢资金周转困难,王某便心生歪念,谎称认识工商银行行长。为获取信任,王某要求陈某先提交女儿简历,随后用两个微信号“自导自演”,将小号备注为“工商银行行长”,在两个账号间切换发送虚假聊天记录,编造请托行长帮忙的假象,并将截图发给陈某。
信以为真的陈某为不错失机会,当即转账1.05万元。
尝到“甜头”后,王某又以“打点关系”“请领导吃饭”等理由多次索要费用,一个多月内陆续骗取4.55万元。每当陈某催促进展,王某便以“还在打点周转”“需要时间安排”推脱。数月过去,女儿工作仍无着落,陈某才发现王某已不回微信、关闭朋友圈,彻底“消失”,这才报警求助。
瑞安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,数额较大,其行为已触犯刑律,构成诈骗罪。遂依法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,并处罚金10000元。
法官提醒:
天上不会掉馅饼,所谓“花钱买工作”的“捷径”,往往是通往陷阱的歧路。求职应聘需增强防骗意识,不轻信“有熟人”“找关系”等说辞。求职者应脚踏实地,摒弃“走捷径”心态,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;父母也要提高警惕,勿因爱子心切陷入骗局。
通讯员郑懿记者张琳
上一篇:128GB 630 元! 红米这 8000mAh 机型香起来了
下一篇:没有了